小注教育,让注考更轻松!
网站首页 免费题库 报考指南 注考资讯 小注简介 联系我们

征途漫漫,唯有奋斗!

2021-06-30 14:00:41
一、个人情况介绍:

这一部分可能有些许啰嗦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,没兴趣的直奔主题。

我在一个检测单位工作,因为我们单位有桩基检测,因单位需要注册岩土工程师,检测单位不像大的勘察设计院注册人数众多,检测单位如果你有个注册岩土还是香饽饽的,不光为了在公司的名,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毛爷爷,下决心要考过号称“9重天”的证书,全公司都知道注册岩土是最难的考试,那你更得需要加倍努力,不能称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。

2018年过的一级结构58分,当年岩土基础蒙了121没过,大神都是这路数,咱没搞过,所以不能称为大神,没办法只能正常晋升。

2019年岩土基础上午76+下午70飘过的,基础也想说两句,不学习蒙过的概率太低了,人家设置132说明大数据显示120-130的人数肯定一大批一大批的,要不连蒙带猜上120容易,有考基础的考友常说我蒙都能上120,蒙超过132很难吗?我这里告诉你如果你没有过硬蒙的实力,上132很艰难的,学习吧,不学习没有任何取巧的方式。

今年岩土专业 案例80(隧道偏压、土压力1.32应该给分了,如果不给分不能机读这么多)+知识138,补充个小插曲,本来今年知识偏、怪,没出成绩都不敢说自己能过,今年这成绩顺序也是醉了,把案例成绩放上边,知识成绩放下边,1.25日看到群里“炸锅”之后,用手机登录上去,默默念着只要看到两个6开头,知识就过了,一登录进去,看到第一个4开头,往下看3开头,WC怎么差这么多,仔细瞅了瞅,原来顺序反了,这帮GWY“折磨人”的手段高明。

二、复习节奏

2019.12.28—2020.1.19(腊月二十五公司放假),出了岩土基础成绩,得知过了以后,开始在群里找资料,买相应的核心规范和配套的书籍,最先开始买的是清华土力学和基础工程两本课本,从某机构群里了解到,土力学要学3遍,课本学一遍,清华的课件又一遍,然后自己讲课再来一遍,什么原理要搞懂搞透彻,当时就吓一跳,也没急于上头报班学习,自己看是翻看土力学课本,最深的感悟就是字真多,上大学学习过三相图、土压力还算能接受,流线、流网纯硬着头皮翻看,看不懂也翻着,混个脸熟,尤其到后面的圆弧滑动分析方法(瑞典条分法,毕shop法)更是一脸茫然,这东西考试会考吗,就这样把土力学翻了一遍。这期间把张工培训的分类真题解析买与年度版解析都买了、某虎的一本通也买了。

2020.2月-3月(俩月),疫情这两个月在家闭关,小孩放在老家了,有人还在犹豫今年考不考试的时候,我认为这俩月可以突飞猛进,然后开始听张工的课程,把老帮主的土力学听了1遍,感觉入门了。然后我就分析了下面这个表格:

根据自身情况分析了下:勘察 浅基础 深基础 边坡 基坑 特殊性岩土 抗震 检测 地基处理 这几大科目里我最不熟悉的就是勘察、边坡、基坑,然后开始上午听课,下午做分类真题,勘察讲课进度靠前,边听课边在规范做笔记,然后下午做题,当时哪能叫做题呢,根本做不动,说白了根据题目解析学习规范。勘察学完以后,后来就没听课了(边坡、基坑课表安排靠后),分类真题解析这两部分的题目真是一个题一个题扣,非常印象深刻的一个题目:

这题目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,我这题目困扰了一天,整整光琢磨它琢磨了一天,到晚上才总结出来,怎一个“爽”字了得,就这样我们通知3月16号陆续开始公司报道上班,我用了这两个月的时间把最薄弱的勘察、基坑、边坡学懂了,知识忽然感觉提升一大截。

2020.4月-5月(俩月),因为上班了么,我一般都是早上5点半起床,6点准时做到电脑旁开始听课,听到7点半,收拾东西下楼去上班,基本从未间断,每天周而复始,白天在单位就是做题,听课太难了,领导也看着,同事也看着,指不定谁眼气再告一状不值得。因为我是搞检测的,经常出外检,在外面早点把活干完了,拿出手机听会课,晚上到家基本就是把分类真题搞起,我的习惯就是8点-11点这俩月把分类真题做了个差不多(因为浅基础、深基础、地基处理、抗震相对熟悉,不熟悉的就是那些偏门规范,我用两个月的时间做完而且是有一定的基础情况下,如果你0基础你想想这么多东西,两个月你肯定搞不完的)。

2020.6月-8月(三月),正式开始年度版真题操练,我是倒着开始的,被2019和2018年的题目虐的找不到北,努力鼓励自己,然后把错题认真一个挨一个总结,这三个月非常痛苦,偶尔一晚上才总结4个题目,就这样一直把第一轮真题做完了,也总结完了(我回头扫描一下,如果大家觉得有参考价值可以下载学习)。

2020.9月-10.17月(一个半月),开始学知识和第二遍真题,发现知识也是难搞的狠,不投入精力根本不行,也不像群里说的知识不用看也能及格,都是毒鸡汤,你试试你不看,保证你低于你的预期,知识的复习思路就是找到每个题目对应规范的出处并做好标记,找不到出处的就在扉页把主要内容记录下来,说白了就是楞记,知识也是每个题目每个题目过,案例第二遍做到2007年做不动了,知识也才看到2008年就TMD上考场了,和自己当初信誓旦旦案例3遍,完全对不上号,结论:案例3遍真心不容易,想搞3遍的必须提前入手,不能等,因为你每天还有自己的工作,等着等着你就像我一样2遍都没搞完。

总结:今年考试,知识真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了,尽可能把会的努力做对,对知识答案(张工123、某虎125、某鼠126、某教育128),祈祷着,别搞个火警119出来就行,案例今年我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了,上午题目常规杠杠做,中午吃饭还和某群的(流浪)说,下午题肯定难,下午照着上午的考题的难度得多少人过,我其实是有心理准备,果不其然,上了考场翻开试卷,WC前四个都不是常规题目,心态开始起波澜,告诉自己肯定不能再向上午那样的速度做了,根本也做不动,然后开始看第一个题目,从手册中找到地方了,旁边那哥们不知道是不是看到我翻手册,也开始拿出手册找,第一个题目顺利解决,然后就开始跳到浅基础了,做着做着就有感觉了,什么土压力竟然算出1.32,基坑弯矩,双层渗流,护栏最外边缘能站多少人都做出答案了,信心逐渐大增,然后把会做的基本都做了,对不对就不知道了,出了考场只感觉案例比知识做的更有把握,知识真是连蒙带猜没谱。2021.1.25日出成绩以后就是前面所说的插曲了,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,咱也一年把专业课搞定。

三、复习建议

1、时间

这个考试没有什么可说的,必须得有时间的保证,没有时间的保证都是扯淡,你不挤时间,时间只会悄无声息的流失。

2、手机

复习的时候,手机一定要扔一边,除非公司领导找你,满打满算就晚上有空听课学习,学习的时候,一边看规范,一边看微信谁发红包了,QQ群谁又吹NB了,效率极其低下,一共晚上3-4小时的时间看书,还不好好利用更待何时。

3、培训班

培训班的选择根据自己情况,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,听课可以短时间提升咱们对规范的理解和应用,课下需要狂做题消化和吸收,如果光听不练等于白搭,你不练不能说人家培训班讲课不好,再举个例子:培训班就像大师在教你武功招式,你自己不修炼内功,碰到比自己厉害的,再牛逼的武功招式也顶不过一掌。这里我特别想说一下感谢一下张工培训主讲北京朱工、老帮主、莱维、北京张工等,先从土力学说起,不管从讲课条理性、由浅入深,还是课件制作美观等等,听完以后让你心旷神怡,给我的感觉就是,市场上确实有些机构把“土力学”神话了,现在考试根本不像10年前那样,按着教材一顿考,纯土力学的题目少之又少,我希望大家别被土力学吓退缩,我起初差一点吓住,然后再说地基处理,人家就是专门做这一块内容的,听完以后更是让你醍醐灌顶,最后说检测,我就是专门搞检测的还不如人家研究的透彻,老帮主教会不少东西,可以在单位吹NB了。最后再补充一句,仅代表我个人观点,市场上这三门课能讲过老帮主的人,听了这么多视频在我看来没有。

4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

考试这一年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,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家里边的事情肯定顾及的少提前和家人沟通好,免得到时候因为学习闹矛盾,心情不好,一周都看不进去书不然你试试,家人支持,你会200%的往前冲。